模电实验总结

跪求模电实验放过我இ௰இ

吐槽

模电实验是个坑,调试半天蛋真疼。(原谅我的粗言秽语……)

仪器使用

接地的目的:

  1. 提供基准零点位,保证电路正常稳定工作
  2. 防止外界磁场外泄,同时防止内部电磁场外泄
  3. 机壳屏蔽需要
  4. 避免触电事故

共地:

  1. 对于不平衡的仪器(单端输入,单端输出),必须将仪器的地与电路的地接在一起,防止引入干扰,避免产生较大误差

模拟万用表

技术指标:

  1. 直流电压档的输入阻抗:20KΩ/V

注意事项:

  1. 测量电阻时,每次更换量程都有调零(两表笔短接)

数字万用表

技术指标:

  1. 直流电压档的输入阻抗:10MΩ
  2. 交流电压档的输入阻抗:2MΩ,频率范围:20~5k(实验室)或45~1kHz

直流稳压电源

函数信号发生器

示波器

自动设置(Autoset)不适用:输入信号频率小于 20Hz,幅度小于 30mV。此时要设置边缘触发,并设置频率低的通道为触发信号源,再调节 采样速率(TIME/DIV)、垂直灵敏度(VULTS/DIV)、触发电平(LEVEL)

耦合:链接:Coupling AC/DC/GND-示波器耦合差別在哪

  1. 接地耦合:将输入接地,用于一开始将波形调到中间
  2. 直流耦合:含交直流分量
  3. 交流耦合:仅含交流分量

注意事项:

  1. 示波器要与电路接地(即只能测对地电压)
  2. 光标测量时要选择被测信号的通道作为信源

交流毫伏表

只能测交流,不能测直流

注意事项:

  1. 交流毫伏表要与电路接地(即只能测对地电压)

失真度测量仪

元器件的识别、测量、检测

电阻 R

色环电阻的识别:

  1. 先找起始端:
    1. 误差色环离其他色环较远
    2. 有黑、橙、黄、白的为起始端
  2. 按各颜色对应数字读出阻值。无论是四环还是五环,最后面两个都是 倍数和误差,前面的是有效数字。
  3. 口诀:棕一红二橙是三,四黄五绿六为蓝,七紫八灰九对白,黑是零,金五银十表误差。

电阻值的测量:

  1. 不允许双手抓着电阻两端测量,会将人体电阻并联

电阻的最大功率:若无标识,为 $\dfrac{1}{4}\rm{ W}$

电容 C

瓷片电容的识别:104,前两位为有效数字,后一位为倍数,单位为 pF,即 $10 \times 10^4 \rm{pF} = 0.1 \rm{uF}$。耐压值若无标注,则为 63V

电解电容的识别:

  1. 容值:一般有表明,直接读即可。
  2. 极性:长正短负。若引脚一样长,可根据“正时漏电电阻大,反接时漏电电阻小”,用模拟万用表测(注意黑笔为正,红笔为负)

电容的测量:插到数字万用表的 Cx 插座内,然后用电容档

电容的检测:

  1. 先将电容短接,防止电容内的电荷放电,烧坏电表
  2. 用模拟万用表的 电阻 X1k 或 X10k 档测量,指针先快速向右后缓慢向左,最终指向 $\infty$,即为正常,最终的读数为漏电电阻值

电位器 Rp

电位器的检测:

  1. 先测最外边两脚的电阻,应为标称值
  2. 然后测中间和外面的电阻,转动转轴,阻值应变化

二极管

极性识别:

  1. LED:长正短负
  2. 稳压管:有白色圆环一端为负

极性测量:

  1. 用模拟万用表的 电阻 X1k 或 X10k 档测量二极管,正向电阻 几十~几百欧(锗)或几百~几千欧(硅),反向电阻为几十千~几百兆欧(硅锗)
  2. 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测量,正向有响声,显示压降 0.5~0.7V(硅)或 0.1~0.3V(锗),反向无响声,显示溢出符号“1” (注:不能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档测量,因为数字万用表电阻档的电流太小,不满足非线性元件的测试条件)
  3. 稳压管:用模拟万用表的 电阻 X1k 档测,显示和二极管一样;用模拟万用表的 电阻 X10k 档测,反向阻值不为 $\infty$ 但仍比正向大(因为 X1K 的电池为 1.5V,X10K 的电池为 9或15V)

稳压管稳压值的测量:接好电路后逐步调大电源,直到稳压管两端的电压不变,即为稳压值

发光二极管的使用:要串联一个电阻,电阻阻值的大小如下:

  1. 作为电源指示灯:$R = \frac{V-V_F}{I_F}$,$I_F$ 为导通电流,一般取 1~2mA
  2. 与 TTL 器件连接:$R = 470 Ω$

数码管

共阴共阳判断:3脚或8脚为公共端,只需判断公共端与其他脚之间的二极管的正负极

三极管

判断管型以及 ebc:

  1. 模拟万用表:
    1. 判断b级和管型:b 与 ec 间构成二极管。故先假设某一脚为 b,然后红表笔接该脚,黑表笔接另两脚,测该脚与其他两脚的电阻,然后反转红黑表笔再测一次。若反转前均为低阻,反转后均为高阻(或反过来),则该脚为 b,否则假设另一只脚。然后根据红黑表笔的接法判断管型
    2. 判断ec:用模拟万用表的 电阻 X1k 或 X10k 档测量未知的两端,然后反转表笔再测一次。在测出阻值小的那次中,对NPN,黑表为c,对PNP,黑表为e(bc 的反偏电阻小于 eb 的反偏电阻)
  2. 数字万用表:
    1. 判断b级和管型:同模拟万用表类似,不过用的是二极管档。导通时,NPN管为0.5~0.7V,PNP管为0.15~0.3V
    2. 判断ec:
      1. 正向压降 Vbe 大于 Vbc,则可用二极管档测
      2. 用 $h_{FE}$ 插孔,正确插入时 $h_{FE}$ 显示的值较高,反插时值较低

判断好坏:方法和判断 b级一样

电子测量

测量线的选择和检测

  1. 电源连线:连接电源
  2. 开路 BNC 线:连接 BNC 插座与电路
  3. BNC 直通线:连接两个 BNC 插座
  4. 示波器探头:连接示波器,有金属外套的屏蔽线
  5. 电表表笔

检测一般是测量电阻,包括正负极线两端的电阻,以及正负极线之间的电阻,看它有没有断路或短路。

对称输入与不对称输入

对称输入仪器:万用表电压档,可测任两点电压

不对称输入仪器:交流毫伏表、示波器,必须与电路共地(因为这些仪器一个输入端与仪器外壳相连)

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

直接测量:顾名思义

间接测量:通过计算得出

必须直接测量的情况:模拟万用表测 $U_{be}$ (间接测量会分压)

必须间接测量的情况:不对称输入的仪器(直接测量会有干扰误差)

放大电路的指标测量

输入电阻

具体方法如下图。注意要点:

  1. 用毫伏表测 R 两端的电压时要用间接测量
  2. R 的取值太大会引起干扰,太小会使 Vi、Vs 相近而加大误差,最佳取值应与 Ri 相近

输出电阻

频率特性

通频带:三点法:测 1kHz、$f_H$、$f_L$ 的位置,即先测 1kHz 的 Vo,则调频率,找到 0.707Vo 的位置

幅频特性:

  1. 逐点法:顾名思义
  2. 扫频法:用扫频仪测(自动改变频率+计算 Av)

失真度

用失真度测量仪

单极放大电路的设计

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放大电路的设计(如图)

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放大电路

设计静态工作点

先确定静态工作点 $I_{CQ}, V_{CEQ}$ ($I_{BQ} = I_{CQ}/(1+\beta)$),先想好你要多大范围内的 $I_{CQ}, U_{CEQ}$,比如对于 9013,它的输出特性曲线为:

输出特性曲线

对于小信号, $I_{CQ}$ 大概是 0.1~1 mA(锗)0.2~2 mA(硅),$V_{CEQ}$ 一般取 1~3 V

如果对输入电阻有要求,则根据 $R_i \approx r_{be} = r_{bb’} + \beta \dfrac{26}{I_{CQ}}$ 来确定 $I_{CQ}$ ($r_{bb’}$ 在低频时取 300Ω,高频时取 50Ω)

如果对输入的动态范围有要求,那么还要有 $V_{CEQ} \geq V_{om} + V_{CE(sat)}$ (一般比较难截止,主要是防饱和)

选取电源

电源电压 $V_{CC}$ 主要是防止出现截止失真,因此要满足:$V_{CC} \geq 2(V_{om} + V_{CE(sat)}) + V_{EQ}$ (注:$V_{om}$ 是最大输出不失真峰电压,$V_{CE(sat)}$ 是三极管饱和压降)

选择电阻

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放大电路中,$R_{B1}, R_{B2}$ 主要是用来钳位(固定 B极电压),并且要想达到效果,要使 $R_{B1}$ 上的电流 $I_1 » I_{BQ}$,$V_{BQ} » V_{BEQ}$。硅管一般 $I_1 = (5\text{~}10) I_{BQ}$,锗则是 $I_1 = (10\text{~}20) I_{BQ}$。而 $V_{BQ} = (\frac{1}{5} \text{~} \frac{1}{3}) V_{CC}$ ,并且 $V_{BQ}$ 取大一些,则 $R_{E1}, R_{E2}$ 也要取大一些,会让负反馈较深,电路更稳定,但也会使三极管容易饱和。根据这些可以求出$R_{B1}, R_{B2}$

射极电阻就容易求了:$R_E = \dfrac{V_{BQ} - V_{BE}}{I_{CQ}}$

集电极电阻要满足放大倍数 $A_v = -\dfrac{\beta}{r_{be}+(1+\beta) R_{E1}} (R_C \parallel R_L)$,同时也要满足 $V_{CEQ}=V_{CC} - I_C \cdot (R_C + R_E)$

选择电容

耦合电容应满足:

旁路电容应满足: 其中,$f_L$ 为下限频率

指标核算

计算:

调试

要调试得快,就必须对各个量之间得影响了如指掌,比如:

下面总结遇到各种情况应该调哪个:

  • 放大倍数不够:

    减小 $R_{E1}$ ,副作用是输入电阻减小

    增大 $R_C$,副作用是 $U_{BEW}$ 减小

  • 输入阻抗 $R_o$ 过小:

    增大 $R_{E1}$

    减小 $I_C$

  • $U_{CEQ}$ 过小 (过大则反过来)

    减小 $R_{E1}$

    增大 $R_C$

  • $f_L$ 过高:

    增大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

  • $f_H$ 过低:

    在负载端增加 $C_o$

集成运放的设计

如何选择运放

  1. 带宽增益积 $A_v BW$ = 常数,故若已知放大倍数和带宽,要找一个 带宽增益积 大的运放
  2. 转换速率 $S_R = \dfrac{\Delta V_o}{\Delta t}$,若工作频率一定,则要求最大输出电压幅值$V_{om} \leq \dfrac{S_R}{2 \pi f_{\rm{max}}}$,若输出电压幅度一定,则最高工作频率 $f_{\rm{max}} \leq \dfrac{S_R}{ 2 \pi V_{om}}$。若不满足 $S_R \geq 2 \pi f_{\rm{max}} V_{\rm{omax}}$,则会失真成三角波

单双电源

单电源:正极接 +Vcc 负极接地

  1. 交流输出范围为:$\frac{1}{2} V_{cc}$
  2. 需要加直流偏置,使同相端的电压为 $\frac{1}{2} V_{cc}$
  3. Rf 大小应当与偏置电路的交流等效电阻 相等

双电源:正极接 +Vcc 负极接 -Vcc

  1. 交流输出范围为:$V_{cc}$
  2. 同相端需要通过一个电阻 R 接地,R 的大小 同 Rf

如何选择:

  1. 看运放支持哪个,一般两个都支持
  2. 看放大的是什么信号,若是交流,则单双均可,若是直流,则只能双电源(因为单电源的话,0输入时输出为 0.5Vcc)